游客
题文

读图和表,回答问题。

表4 重要矿产品价格变化

矿产品名称
单位
2001年
2010年
原煤
元/吨
245
723
原油
美元/桶
24.1
78.1
铁矿石
美元/吨
27.1
127.8
精炼铜
万元/吨
1.64
5.9
水泥
元/吨
288
324
氯化钾
元/吨
1819
2696

 
(1)图上所示,我国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比世界人均储量________,能源矿产与世界人均储量差异大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矿产中与世界人均储量差异大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表所示重要矿产品价格发生的变化。
(3)说明图下图所示主要内容。

(4)结合图及表内容,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说明我国所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旅游资源的内涵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为加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近年来,许多大城市纷纷将乡村、山区的大树至百年以上的古树移栽进城。大树移植成了不少城市绿化美化的时髦作法。武汉实施“大树进城”计划,每年从郊区和外地山区移植3000-5000颗大树。

(1)大树进城,绿树成荫。绿地在改善城市环境中有哪些作用?
(2)在下图中添加箭头,表示建筑区与绿地之间的环流状况,分析其对建筑区气候的影响。
(3)大树移植引起人们的争议,你认为有何弊端?如何解决?

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据“汉书”记载,罗布泊“为西域巨泽,……东西二百余里,南北宽百余里,冬夏不盈不缩”。后来,罗布泊北移,胡杨树枯死;同时人们为增加田地烧荒,砍伐林木,罗布泊不断萎缩、干涸……接着,狂风肆虐,流动沙丘逼近。楼兰城水源枯竭,居民弃城而走,楼兰城被沙丘掩埋。今天的罗布泊炎热、寒冷、干燥、风沙四起。
(1)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理要素一般有哪些?在各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
________(要素)发生变化。
(2)在上述材料中,可以说明哪些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性?
(3)下图是“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楼兰的消失、罗布泊完全干涸,与全球气候的变化关系如何?人类在其中的作用是什么?

北京旅行团2009年7月到图示区域旅游,请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帮助他们解释下面的问题和现象。

(1)出发前,从网上查到: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正在向正东方向运动,该天气系统过境B城时的天气状况为______,过境后B城市的风向为________。
(2)飞机于6日9时从北京机场起飞,乘务员告诉乘客,到B城需14小时,飞机到达B城市时,当地时间为____日____时。
(3)到C城市时,一游客发现植被与北京的相似,但判定两城市的气候类型不同,请你说明两城市气候类型的差异及其成因。

(8分)读下列有关瑞士的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瑞士国家馆主体结构由两个承重的大小圆柱组成,左为“城市空间”,右是“自然空间”,主题构思为“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城市空间”的顶部是绿草如菌的屋顶。在“自然空间”参观者可以乘坐山地缆车从地面到屋顶参与奇特的乡村旅行,欣赏瑞士美丽的花卉,领略瑞士“欧洲屋脊”、“欧洲水塔”的独特乡村风貌。瑞士大量人口居住于城市周边的小镇,每天乘坐火车等公共交通到城市工作。
材料二:瑞士经济发达,但95%的原料、能源依靠进口。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4%、23 3%和72 7%。瑞士素有“钟表王国”、“金融帝国”和“会议之国”之称,钟袁制造十分发达,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全国共有银行6000余家,苏黎世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瑞士也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所在地,每年仅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就达6000个之多,2007年游客过夜数达3636万人次。

(1)从地形和河流的特征看,瑞士享有“欧洲屋脊”、“欧洲水塔”之称的原因是
(2)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所占比重看,瑞士的第产业很发达,在这一产中,业尤为突出。
(3)根据材料一判断,目前瑞士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阶段。
(4)从资源、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分析瑞士成为“钟表王国”的工业区位条件。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为晨线,日期为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2)若DF为昏线,此时为(节气),此时北京时间为
(3)在丙图中绘出当甲图DF为昏线时的光照情况(绘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斜线标出夜半球)。
(4)在已绘好的丙图中,在晨昏线上准确标出夜长为4小时的点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