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联)一位国家领导人曾说:“在一个经济遭到空前破坏的国家里,在一个破产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里,如果没有资本的帮助,要保持无产阶级政权是不可能的。”下列选项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经济遭到空前破坏”主要是由于经历了卫国战争 |
B.“资本的帮助”直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C.为得到“资本的帮助”,国家实行“加速发展战略” |
D.“资本的帮助”有利于突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
孔子认为,“过犹不及”,“君子和而不同”,“执两用中”。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乃是中庸之道”,如“勇敢是鲁莽和懦弱之间所存的美德”。下列各项对两人思想相似之处理解准确的是
A.都推崇中正平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
B.都出现于各自文明的创新转型期 |
C.都提倡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 |
D.都主张采用以德治国的政治原则 |
西方学者麦马虹在总结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时指出: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________;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是
A.法律与宗教信仰 | B.智慧和德行 |
C.金钱与权力 | D.民主与科学 |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拉斐尔的《圣母像》都具有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A.画家个人爱好 | B.人文主义传播 |
C.社会上层倡导 | D.商品经济发展 |
“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A.反对君主专制 | B.否定教皇权威 |
C.提倡因信称义 | D.肯定人和人性 |
“这既是一句伟大的话,也是一句危险的话。”这段话是在评价下列哪个观点()
A.万物皆由水生成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
C.知识即美德 | 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