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杭州张翰的祖先“购机一张,织诸色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自是家业大饶”;另一碑刻资料记载:“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上述资料反映的现象是
| A.明朝中后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
| B.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
| C.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已经比较普遍使用了机器 |
| D.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繁荣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某次会议主席台口的檐额上设置了十二个红色大字: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这次会议是
| A.国民党一大 | B.八七会议 |
| C.遵义会议 | D.中共七大 |
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A.延安成为全国抗战的指挥中枢 | B.抗日根据地威胁了日军的后方 |
| C.国共两党军队消除了军事摩擦 | D.八路军夺取了敌人的中心城市 |
明朝王守仁在《答罗整庵少宰书》中指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该言论
| A.认为人心存在善良的本性 | B.强调学习贵在能够致良知 |
| C.认为学习贵在能格物致知 | D.主张学习贵在能经世致用 |
南宋词人毛幵在《水调歌头》一词中写道:“春意满南国,花动雪明楼。千坊万井,此时灯火隘追游……共嬉不禁夜,光彩遍飞浮。”这首词反映了南宋
①市经济繁荣②市民生活场景
③坊市制度犹存④经营时间自由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北宋某一官职的职能是“凡兵民、钱谷……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签字署名)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检举揭发)以闻”。该官职是
| A.转运使 | B.三司使 |
| C.通判 | D.知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