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央电视台进行过《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家风是一个家族共同遵循的家族理念观,且家风也随主流文化和政治生活格局的演变而变化。下列对中国历代家风演变分析不符合史实的是

A.西周宗法理念推动亲睦等级思想提升 B.汉代以来敬畏鬼神理念开始融入家风
C.宋以来社会责任感日益成为家风主流 D.近代以来世界新观念开始有选择融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A.强学会的成立 B.《中外纪闻》创办 C.“公车上书” D.保国会成立

“公车上书”中提出设“议郎”一职,“议郎”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反映了维新派()
①希望参与政治
②模仿西方议会政治
③对皇权加以牵制和限制
④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共产党宣言》写道:“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这说明工业革命的发生是由于

A.世界各国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 B.世界市场总是在扩大
C.蒸汽机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D.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国际劳动大分工第一次大规模实现: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品,非洲提供劳动力(奴隶),亚洲提供奢侈品,而西欧则指挥着这些全球性的贸易,并且越来越集中力量于工业生产。这一分工最早出现于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宣布从明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的“卑职”等用语。其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仿效。这种现象说明在当时

A.平等观念在一定范围内传播
B.辛亥革命革除中国社会传统陋习
C.“三纲五常”思想受到严重冲击
D.近代文明礼仪被中国人普遍接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