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分封制长期存在 | B.行政效率的低下 |
C.中央集权的削弱 | D.官僚政治的弊端 |
下列属于顾炎武的观点是()
A.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C.明朝皇帝“以一人私天下” | D.天下为主,君为客 |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
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③ | D.①②③ |
宋代理学家的著作中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的是()
A.《五经正义》 | B.《春秋繁露》 | C.《四书章句集注》 | D.《二程遗书》 |
以下历史人物在思想上不具有继承性的是()
A.孔子——朱熹 | B.孟子——董仲舒 |
C.墨子——二程 | D.陆九渊——王阳明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指的是()
A.天体运行法则 | B.社会发展规律 |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 D.“天人感应”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