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忽逢桃花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对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映封建时代人们的安乐和富足 B.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一种不满
C.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D.“世外桃源”当时只能是虚构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与世界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民主制确立、分封制确立 B.秦始皇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C.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儒家思想形成、人文主义产生

一学生在图书馆查阅英文历史资料时,发现一个古代哲学家提出了"knowledge is virtue"的哲学命题,该哲学家极有可能是

A.KongQiu B.Zhuxi C.Socrats D.Polato

有人说,文艺复兴的全过程,第一阶段主要是文学复兴,第二阶段是艺术复兴,而第三阶段则是科学复兴。那么“文学复兴”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但丁 B.拉斐尔 C.彼特拉克 D.薄伽丘

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名言

A.关注人类道德 B.批评苏格拉底
C.探究社会正义 D.否定神的意志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

A.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
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