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低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低碳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往往会高于同类非低碳商品,但最终其价格会下降。
(1)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建设“美丽中国”对个人、企业提出哪些要求?
(2)运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阐释低碳商品价格下降的必然性。
材料一: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
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
材料二: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
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回答材料一、二反映的分别是什么哲学观点?二者有何共性?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希望的佳
节。春节年年过,岁岁各不同。某校高三(1)班同学在寒假期间开展“感受龙年春节”为
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
材料一:不一样的年味儿
同学们了解到:今年春节,一些城市的烟花爆竹不像往年那么“热闹”了,除了除
夕夜零点钟声敲响的那一会儿热闹了一下,烟花和爆竹声变得越来越稀疏了。而新
年俗不断涌现:短信、微博、视频拜年;旅游健身、学习充电等正越来越多地走进
人们的春节长假……人们觉得,少放点烟花爆竹,年味儿也不会变淡!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鞭炮声音少了
年味儿却没减?
材料二:微博热议春节游
到异地过年,感受不一样的年俗、年味,成为一种既传统又时尚的过年方式。同学
们发现春节旅游服务质量成为微博热议话题。有网友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春节游遭
遇“天价海鲜”的经历,相关地方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积极回应,诚邀网民建言献
策,网民们对此纷纷提出建议。
(2)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网民微博热议的积极意义。
材料三:全球关注“中国龙”
中国龙年春节的庆祝活动已超越华人的范围,成为吸引不同族群的大事。同学们了
解到:除中国邮政发行了龙年邮票外,美国、澳大利亚等十余个国家的邮政部门也
发行了各自国家的龙年邮票来欢庆春节。十二生肖,尤其是神秘的“龙”已很难被
世界拒绝。
(3)从材料中提炼出最恰当的文化观点并加以论证,说明此观点中蕴含的哲学道理。
2012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大选年,世界50多个国家进行大选。如美国、
法国等将举行总统选举,我国也迎来了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
某高三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美国、法国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并绘制如下表格:
美国 |
法国 |
||
国家管理形式 |
联邦制 |
单一制 |
|
总 统 |
产生方式 |
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
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
地位 |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 武装部队统帅 |
国家元首、掌握一定的行政权、武装部队统帅 |
|
与议会关系 |
总统不对国会负责、 无权解散国会 |
总统对议会负责、 有权解散议会 |
(1)请你找出表格中错误之处并予以订正。(注:如内容正确则无需改动;如
将正确的改错则扣分。)
我国各级人大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开拓,扎实工作,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我国人大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应如何作为?( 4分)
2011年,当欧元区其他成员国陷入经济停滞时,德国经济实现3%的增长,其失
业率降至10年来最低水平,这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德国经济增长的
动力主要来自国内需求增加,私人消费同比增长1.5%。
(1)请说明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2)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特点和德国经济奇迹对我国经济实践有何启迪?(5
分)
材料一 2011年荧屏可谓是穿越剧“井喷”的一年,穿越剧迎合了人们想逃避
现实压力的心理,满足了现代人对于爱情、权势、戏剧性人生等要求,受到许多人尤其是青
少年的追捧;但也有人对穿越剧随意“改装”历史,思想内涵不高表示担忧。
材料二有识之士指出,时下泛滥的穿越题材电视剧需要“冷静反思和讨论”。影视创
作应该踩着时代的节拍,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将改革与发展完美体现。
(1)有同学认为,迎合人们心理、受到众人追捧的文化产品,都属于我们所倡导的大
众文化。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对此观点进行评述。
(2)影视创作要“将改革与发展完美体现”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哪个道理?请结合材料
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