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的氧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中Na2O2可能发生的反应有(写化学方程式)
。
(2)丙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丁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3)若把原装置连接顺序改为甲→丙→丁→乙→戊,则在装置戊中能否收集到氧气?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
(10分)(1)为了检验和除去下表中的各种杂质(括号里的为杂质),请从①中选出适当的检验试剂,从②中选出适当的除杂试剂,将所选的答案用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物质 |
检验试剂 |
除杂试剂 |
甲烷(乙烯) |
||
酒精(水) |
①检验的试剂:
A.无水硫酸铜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水 D.氢氧化钠溶液
②除杂试剂:
a.无水硫酸铜 b.乙酸c.新制的生石灰 d.溴水
③写出除杂时,乙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在左试管中先加入2 mL 95%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3 mL浓硫酸,再加入2 mL乙酸,充分摇匀。按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左试管小火加热3~5 min后,改用大火加热,当观察到右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试回答:
在右试管中通常加入________溶液,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________,是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分离右试管中所得乙酸乙酯的操作为(只填名称)________。反应中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10.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时使用pH计精确测量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温度为25℃),并绘制出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选填下列仪器对应的字母)
由下图可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和温度的变化)
Ⅱ.该小组四位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向上述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开始时溶液变红,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对此意外现象形成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进行相应的实验设计。
[猜想]甲:可能是酚酞变质造成的;
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丙: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大小有关。
[理论分析]
(1)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他的理由是
[实验设计]
(2)为证实丙同学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
1.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
① |
2.在加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
②利用植物油隔绝 |
(3)通过以上实验,四位同学看到:溶液先变成红色,一会儿红色仍然消失。因此酚酞红色褪去与氧气无关。若丁同学的猜想正确,设计如下实验证明并完成有关问题:
实验方法 |
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
方案一:分别配制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各滴加数滴酚酞溶液。 |
浓度大的溶液中酚酞红色会消失,则证明红色消失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大小有关 |
方案二:向原红色消失的溶液中加① (填试剂名称) |
② |
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1)实验时,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C、D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
C,D(供选试剂为:浓硫酸、无水CaCl2、碱石灰)
(3)E装置中的仪器名称是,它在该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
(4)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将(填“偏高”、
“偏低”或“无影响”)。
(5)若样品的质量为m g,反应后C、D的质量差分别为m1g、m2g,则该混合物中Na2CO3·10H2O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用分数表示,可不化简)。
实验室需用固体烧碱配制480 mL 0.32mol·L—1的NaOH溶液。
①需称量g的烧碱固体,固体应放在中置于天平右盘称量。
②配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填符号)。
A.烧杯 B.量筒 C.玻璃棒
D.500mL容量瓶 E.漏斗
③根据实验的实际需要和②中列出的仪器判断,完成实验还缺少的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④由于操作上的不规范,下列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偏高的是:
A.称量时药品和砝码位置颠倒
B.称量时间过长
C.溶液未冷却即转入容量瓶
D.容量瓶洗净后未烘干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F.定容后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而未加水补充
(9分)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分析,确定一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己知:①Cu2O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②Cu2O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1)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2O的质量分数。取a 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 g(b>a),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实验小组欲利用该红色粉末制取较纯净的胆矾(CuSO4·5H2O)。经查阅资料得知,在溶液中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Cu2+、Fe2+、Fe3+分别生成沉淀的pH如下: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
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 |
供选择试剂 |
|
Fe3+ |
1.9 |
3.7 |
A.氯水, B.H2O2, C.NaOH, D.氨水, E.CuO, F.Cu2(OH)2CO3 |
Fe2+ |
7.5 |
11 |
|
Cu2+ |
6.0 |
10 |
实验小组设计如右图实验方案:
试回答:
①试剂1可以为________________,试剂2可以为________________。
②固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③操作Ⅰ为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