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无色溶液中只含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某几种:Mg2+、H+、Ag+、Na+、Cl-、HC、OH-、N
,已知该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氢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反应后生成Al3+,则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有 ,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反应后生成Al,则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有 ,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2分)已知A为蓝色溶液,B、C、I、K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其中B、L、I、K 常温下为气体,且I为有色气体。G为黑色固体,F的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钻玻璃片显紫色,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P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C元素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3)已知B、H和C2H5OH能够组成燃料电池,写出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的水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中性”),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惰性电极电解400.00 mL A溶液,一段时间内测得溶液pH=1,则需要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g,才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8分) X、Y、Z、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
①X可分别与Y、W形成X2Y、X2Y2、XW等共价化合物;
②Z可分别与Y、W形成Z2Y、Z2Y2、ZW等离子化合物。
请回答:
(1)Z2Y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Z2Y2与X2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滴有酚酞溶液的ZW饱和溶液,C(Ⅰ)、C(Ⅱ)为多孔石墨电极。
接通S1后,C(Ⅰ)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此时:
C(Ⅰ)的电极名称是____________(填写“正极”或“负极”)。
C(Ⅱ)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铜屑放入稀硫酸不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X2Y2,铜屑可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如下图装置实验,A、B两烧杯分别盛放200 g10%NaOH和足量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c极上有Cu析出,又测得A杯中溶液的质量减少4.5 g(不考虑水的蒸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P极为 极;请分别写出b极和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2)c极上析出固体铜的质量为 g
(3)若装置中用铅蓄电池作电源,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
负极:Pb+SO42-=PbSO4+2e-
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
假设在a极制得气体0.050 mol,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mol
(9分) 某化学反应2A(g) B(g)+D(g)在密闭容器中分别在下列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均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时间 实验序号 |
1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1 |
800 ℃ |
1.0 |
0.80 |
0.67 |
0.57 |
0.50 |
0.50 |
0.50 |
2 |
800 ℃ |
c2 |
0.60 |
0.50 |
0.50 |
0.50 |
0.50 |
0.50 |
3 |
800 ℃ |
c3 |
0.92 |
0.75 |
0.63 |
0.60 |
0.60 |
0.60 |
4 |
820 ℃ |
1.0 |
0.40 |
0.25 |
0.20 |
0.20 |
0.20 |
0.20 |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1中,在10~20 min时间内,以A的速率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
(2)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mol•L-1,反应经20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3)设实验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1,则v3v1(填“>”“=”或“<”),且c3 =mol•L-1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理由是。
(12分)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础。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测量数据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用铁坩埚加热CuSO4·5H2O晶体测定结晶水质量分数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
C.用规格为20 mL的量筒,量取16.8 mL的Na2CO3溶液
D.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定未知浓度氨水,用酚酞做指示剂。
(2) 某废水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Na+、CO、SO
,某研究小组欲测定其中SO
的浓度。
实验方案:
ⅰ.用烧杯盛取废水适量,加少量活性炭,除去废水中的杂质;过滤,取滤液;
ⅱ.精确量取20.00 mL过滤后废水试样,选择使用紫色的0.1 mol·L-1 KMnO4(H2SO4酸化)溶液进行滴定;
ⅲ.记录数据,消耗KMnO4(H2SO4酸化)溶液体积Vml,计算。
①下列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夹持部分略去)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达到滴定终点时现象是:。SO的浓度的表达式为:。
(3) 已知反应: BeCl2+Na2BeO2+2H2O =" 2" NaCl+2Be(OH)2 ↓能进行完全,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eCl2溶液的 pH<7, 将其蒸干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为 Be(OH)2
B、Na2BeO2溶液的 pH>7, 将其蒸干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为 BeO
C、Be(OH)2既能溶解于盐酸, 又能溶解于 NaOH 溶液
D、Na2BeO2溶液中守恒关系有:C(Na+)+ C(H+)= 2c(BeO22-)+C(OH-)+C(H2BeO2)
E 、Li 、 Be 、 B 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异常小的 B 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