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硫燃烧现象及酸雨危害模拟实验”装置图。实验时操作步骤为①连接仪器,装好药品;②将玻璃棒下端在酒精灯上烧红,迅速伸入广口瓶中点燃硫粉;③向锥形瓶中注入双氧水;④硫粉完全燃烧后,用注射器向广口瓶中喷水。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可以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B.实验结束时,应用注射器向装置中注入NaOH溶液以便更充分地吸收剩余的SO2气体 |
C.A装置中的注射器的作用相当于分液漏斗,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
D.“酸雨”使绿叶变黄,使锌粒、镁片表面产生气泡 |
将 H2S、 SO2、 SO3 各0.01mol依次溶解于1L水中,则该溶液具有
A.中性、漂白性 | B.酸性、漂白性 | C.只有酸性 | D.只有漂白性 |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关于元素X、Y、Z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X的气态氢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所生成的盐属于离子化合物
②Y、Z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Y<Z
③Z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液体,可与镁粉反应
④Z的原子序数比Y大19
⑤Z所在的周期中含有18种元素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④⑤ | C.只有③⑤ | D.只有①④ |
学生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纸蝴蝶上喷洒某种试剂,挂在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有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图)。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的颜色由白色转变为红色,喷洒在纸蝴蝶上的试剂与小烧杯中的溶液是
A |
B |
C |
D |
|
纸蝴蝶上的喷洒液 |
石蕊 |
酚酞 |
酚酞 |
石蕊 |
小烧坏中的溶液 |
浓盐酸 |
浓氨水 |
氢氧化钠溶液 |
浓硫酸 |
A和M为两种元素,已知A位于短周期,且M—与A2+的电子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
法一定正确的是
A.A和M的原子序数之差为6 | B.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9 |
C.A和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7 | D.A和M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可能为11 |
对于X—O—H型化合物而言,X是除H.O外的其它元素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O—H的水溶液不能导电 |
B.X—O—H一定是强酸 |
C.当X是活泼金属时,它一定是强碱 |
D.X—O—H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