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与这一思想一致的为( )
A.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B.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C.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 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 | B.西汉 |
C.南北朝 | D.唐朝 |
下图为西周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世代为官 | B.血缘维系 |
C.贵族分封 | D.中央集权 |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 |
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
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
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
唐中宗曾未经中书、门下两省径自封拜官职。但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时称“斜封墨敕”。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 B.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 |
C.三省六部制瓦解 | D.科举选官尚未实施 |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犹如明清的省。宋代的路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使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这表明()
A.行政机构分散、权属交叉有利于集权 |
B.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 |
C.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
D.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