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前,欧洲主流观念极力在中国与欧洲间寻找相似性:18世纪时开始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的认识,这个观念一直统率着欧洲人的中国观;一战后,有个别学者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
A.中西文明在碰接中逐渐融合 | B.欧洲对华评价从主观到客观 |
C.欧洲对华认知停留在启蒙时期 | D.欧洲对华评价取决于其现实需求 |
柏拉图认为,雅典民主政治“实际上是建立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基础上的”得出这个结论的理由包括
①只有男性公民享受政治权利②妇女无政治权利
③奴隶和外邦人无政治权利④未成年人不享有政治权利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
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其哲学认识是从批判苏格拉底的伦理道德问题开始的
②其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创立了逻辑学
③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④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②④ |
《易经》中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以化成天下。”下列选项的内容最不能体现材料中“人文”的涵义的是()
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
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自己这一命题上 |
B.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
C.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
D.他使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
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他的思想体现了
A.资产阶级的本质 | B.人文主义的本质 |
C.封建主义的本质 | D.启蒙运动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