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3年,哥伦布完成第一次远航以后,带回了他在新大陆采集的“印第安人文明之花”的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并广泛种植,极大地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哥伦布是彻底解决亚欧大陆饥荒问题的有功之臣 |
| B.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美洲和欧洲的经济联系 |
| C.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 |
| D.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 |
它“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它”指的是()
|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 B.普朗克的量子论 |
| C.牛顿的经典力学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19世纪中期,“原来的上帝观念最终彻底被打破,上帝从整个自然中被驱逐出去,代之以永恒的、必然的规律。可以说,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的历史过程……在他革命成功的时候,才得以完成。”材料指的是()
| A.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把上帝从世俗中驱逐出去 |
| B.哥白尼的“日心说”把上帝从天文学领域驱逐出去 |
| C.牛顿的经典力学把神从无生命的领域中驱逐出去 |
| D.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把神从有生命的世界中彻底驱逐出去 |
1947年后的40多年里,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从36%减到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这主要得益于( )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 B.联合国的成立 |
| C.关贸总协定的生效 | D.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
“这一组织还制定了将其扩大到……所有非共产主义国家的计划,强调取消关税和其他阻碍地区和全球贸易的障碍。但是它是一个较为松散的组织,缺少像欧盟那样典型的经济合作。”该组织( )
| A.为西欧主导的区域经济体 | B.无益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
| C.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 | D.违背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
某位学者写道:“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从此,西方人不仅开始反思以往落后的神学世界,同时勇敢地开始探索新世界。”该学者评价的是()
| A.新航路开辟 | B.启蒙运动 | C.文艺复兴 | D.宗教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