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十月革命90年救赎、悲剧与启示》:“十月革命既是彼得大帝以后俄国效法并赶超西方所引发的所有社会关系、思潮、事变的必然结果,也是西欧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造成的诸种历史动因在俄国激起的回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是彼得大帝效法西方的必然结果 | B.十月革命是西欧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 |
C.十月革命是启蒙运动带来的必然结果 | D.十月革命是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
1898年戊戌变法中皇帝下诏废八股改试策论,后遭慈禧太后否决。1901年慈禧太后迫于形势,不得不下诏改革科举。然而点滴改革无济于事,慈禧太后于1905年被迫宣布废除科举制,自此,在我国实行长达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终结了。导致慈禧太后态度发生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客观效果 |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C.科举制无法继续维护腐朽封建统治 |
D.科举制违背了近代化发展主流 |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据图分析列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能让外国人到长江流域游历、经商和传教 |
B.确保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航行 |
C.使战争中获得部分权益能得以落实 |
D.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多种观点。丁一平在《对甲午海战的再认识》中认为:纵观世界海战史,在一场海战中,一支海军舰队战死或以身殉国、尽节以终的将领占到高级指挥军官半数以上,是极为罕见的。这有力地驳斥了()
A.“清政府昏庸腐败”的观点 |
B.“李鸿章避战求和”的观点 |
C.“中国战略战术落后”的观点 |
D.“北洋海军腐朽无能”的观点 |
读下图,该图反映的是( )
A.“西南夷”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 |
B.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 |
C.元代宣政院有效管辖了藏族大部地区 |
D.雍正帝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
范镇奏章:“……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而欲阴阳和,风雨时,家给人足,天下安治,不可得也。”范镇揭示了()
A.秦朝丞相制度的弊端 | B.唐朝三省六部制分权的优点 |
C.北宋中央分权制度的弊端 |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