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熹平石经”的残石。该石经由《诗》、《书》、《春秋》等七经组成并立于洛阳太学。这一残石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
| A.隶书始于秦朝 | B.民间入仕风气高涨 |
| C.儒学的官方化 | D.国家教育系统建立 |
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才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
| A.传统家庭观念解体 |
| B.三纲五常观念受到冲击 |
| C.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超于平等 |
| D.男性权力地位的日益上升 |
古代农业社会中自耕农和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拥有土地 |
| B.是否向国家承担赋税徭役 |
| C.拥有土地多少不同 |
| D.经营方式不同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道:(某种制度)用意是在政府与社会间打通过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根本问题之所在。下面制度符合钱穆所讲范畴的是
| A.三公九卿制 |
| B.行省制 |
| C.内阁制 |
| D.科举制 |
歌谣往往是记录一个时代特征的最好资料之一,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
|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
| C.辫线鞋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
|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而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五四运动 | 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
| C.第一次世界大战 |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