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师徒关系,以下关于他们两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是人文主义思想家 | B.都注重对人类自身的研究 |
C.都属于智者学派 | D.后者对前者非常尊重,但不盲从 |
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材料内容出现在()
A.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
C.斯大林领导经济建设时期 | 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
下表是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次数比较表,此表反映的实质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经济危机 |
美国7次 |
日本7次 |
德国7次 |
英国7次 |
第一次 |
1948~1949 |
1954 |
1952 |
1951~1952 |
第二次 |
1953~1954 |
1957~1958 |
1958 |
1957~1958 |
第三次 |
1957~1958 |
1962 |
1961 |
1961~1962 |
第四次 |
1960~1961 |
1965 |
1966~1967 |
1966 |
第五次 |
1969~1970 |
1970~1971 |
1971 |
1971~1972 |
第六次 |
1973~1975 |
1973~1975 |
1974~1975 |
1973~1975 |
第七次 |
1980~1982 |
1981 |
1980~1982 |
1979~1982 |
资料来源:刑涛,纪江红:《世界上下五千年(近现代卷)》北京出版社,2004年1月
A.每次经济危机都是从美国开始
B.美国战后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C.在经济发展的黄金时间没有出现危机
D.经济危机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平均增长率的比较,日本在这个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主要的外部原因是()
A.制定的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 B.美国的扶植与帮助 |
C.有利的和平外部环境 | D.美苏冷战的良好契机 |
下图是曾经在我国长期使用的票证,但在1986年基本上失去了其流通价值。其根本原因是()
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 |
B.人民公社体制被废除 |
C.中国实行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
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
“致远”、“靖远”、“来远”、“经远”这四艘新式巡洋舰的加入,使北洋舰队的实力大增。在大东沟海战中,四艘巡洋舰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邓世昌指挥“致远”舰撞向敌舰,更成了中国海军史上最悲壮的一幕。材料中的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客观良好的影响是()
A.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 B.在俄国等国的干涉下收回了辽东半岛 |
C.地主阶级开始了自救运动 | D.清政府开始奖励工商,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