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另起炉灶” |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先后建立过多个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每个组织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首次被突破的背景下成立的是
A.国际工人协会 | B.第二国际 | C.第三国际 | D.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
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并发表了重要演说。一位支持者在整理他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共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
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统治 |
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然后去实行土地改革 |
C.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
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导致1917年11月7日俄国革命时“政权的更迭就象街头换岗一样,波澜不惊”的原因有
①《四月提纲》指出了斗争的方向和策略,影响较大②临时政府未能满足人民对和平和面包的渴望③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④布尔什维克党日渐成熟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 D.巩固苏维埃政权 |
某学校的学生学习小组要以“探索公正的理想国”为主题举办读书会。在会上,下列名著或名人不会被提到的是
A.《论法的精神》 | B.《共产党宣言》 |
C.欧文关于“新和谐公社”的设想 | D.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