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鹏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这一决定,体现了党和国家( )
| A.拉开了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序幕 | B.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战略构想 |
| C.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尽快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决心 |
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 )
| A.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 |
| B.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 |
| C.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 |
| D.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 |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 |
中书门下、三司使、交子 |
| ② |
枢密院、木活字、监察御史 |
| ③ |
政事堂、筒车、邸店 |
| ④ |
通政司、都察院、风力水车 |
A.②③④①B.③④①②
C.①③②④ D.②④③①
有学者认为“历代封建王朝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 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与此背离的是()
| A.汉中外朝制 | B.唐三省六部制 |
| C.宋二府三司制 | D.元行省制 |
唐初唐太宗命高士廉修《氏族志》,将李唐皇室的李姓列为第一等,外戚次之,山东士族为第三等;宋代的《百家姓》开篇则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将皇室赵姓排在第一位。上述现象不能说明( )
| A.中国古代社会皇权至上 | B.宗法制仍有影响 |
| 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 D.姓氏文化源远流长 |
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东汉时期谏官成为定官,谏官制度(专职监察皇帝的制度)得到发展;唐朝时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这反映出汉唐时期()
| A.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定的民主性 | B.开始限制君主的权力 |
| C.意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 D.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地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