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5月4日,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4年春季)》指出,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势头趋于改善,增长动力有所增强,但风险因素依然突出,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中国经济开局平稳,但仍然面临下行压力,部分领域风险有所上升,主要是外部需求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出口竞争力面临多重挑战、贸易摩擦形势依然严峻。
材料二 2014年7月15日至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他在讲话中倡导金砖国家独特的合作伙伴精神,倡导携手共创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的未来之国。习近平指出,我们应该建立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在贸易和投资领域探索建立一体化大市场,在货币金融方面构建多层次大流通,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形成陆海空大联通,在人文领域推动各国人民大交流。
⑴结合材料一,请你为我国应对严峻的外贸形势建言献策。
⑵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倡导金砖国家建立紧密经济伙伴关系。
材料一4月30日19时许,新疆乌鲁木齐火车南站站外发生爆炸。这一暴行极大危害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破坏了社会正常秩序。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全力救治受伤人员,迅速侦破案件,严惩暴徒”“切实保障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宣示了党和政府对暴恐行为绝不妥协、绝不姑息的鲜明态度,彰显了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安全的坚强决心。
材料二当前,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保障下,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向好,经济不断发展、民生持续改善.新疆人民盼的是稳定、求的是团结、谋的是发展。四月的一场倒春寒,阻碍不了新疆跨越式发展的进程,挡不住天山南北各族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和睦相处、和衷共济才是主旋律;生活幸福、社会和谐,才是主基调。
(1)从国家性质和政府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坚决反对暴力恐怖行径,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
(2)运用相关知识,简要分析说明如何进一步推进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进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Y市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两个百分点,城镇化呈现出加速推进态势,但城镇建设管理的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2013年,Y市市委全会强调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一要突出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公平共享,着力推进人的城镇化,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二要突出节约集约,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着力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提高质量和效益;三要突出绿色发展,积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城市;四要突出城乡统筹,更加注重“四化”同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五要突出改革创新,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实践,正确处理政府引导和市场引导的关系,营造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环境……。
结合材料,说明该市推进城镇化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2014年经济工作定下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会议强调,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国内生产总值,要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强调,我们要关注GDP背后的民生。
根据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蕴含的哲学道理并说明怎样才能实现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中心,城市的兴起是人类告别蛮荒的标志。早期的城市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农业城市,自然和谐,但城市功能简单;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片面强调城市的经济功能和集聚功能,城市变成了工业城市;“先发展,后污染”的模式致使城市在不断发展和膨胀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诸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贫富差距等各种 “城市病”的挑战。人们发现,城市远非“理想国”。在人类转向生态文明的新阶段,如何更新理念,应对矛盾,彰显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这一城市本质,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面对“城市病”的新课题,上海世博会提出了全新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传递着低碳、环保、和谐的共同追求,升华了城市发展理念。
结合城市发展理念的变迁,说明人类是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7.5%。这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近十年来首次低于8%。从“保8”到提出“7.5",小小一个数字的变动,蕴含了众多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欧债危机依然没有根本化解,我们国内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诸多矛盾和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审慎确定的一个合理的增长目标,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更加理性、更加注重社会均衡发展的原则,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结合材料,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说明当前我国政府主动调低经济增速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