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中,人们通常用图甲和图乙两个曲线示意图来表示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QA)受其相关商品价格(PB)变动的影响。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①汽油价格变动对汽车需求量的影响符合图甲
②猪肉价格变动对牛肉需求量的影响符合图乙
③火车票价格变动对飞机乘坐率的影响符合图甲
④景区门票价格变动对宾馆入住率的影响符合图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习近平同志讲话中,多次引用凝聚着中华民族先贤智慧的古语古训。下列选项中,古语古训和哲学方法论不对应的是
A.“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B.“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C.“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
D.“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要重视量的积累 |
针对埃博拉病毒治疗和防控,世卫组织作出的允许使用未经测试和尚处试验阶段的药物决定引起广泛争议。抗埃博拉病毒的药物的安全有效性令人存疑,不同患者使用同一药物,有的状况好转,有的却毫无起色。上述材料的哲学启示是
A.人能创造客观条件,有效改造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
B.要学会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
C.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首先是对病人有利和病人知情同意 |
D.世界既是可知的,也是不可知的 |
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分别是唯物论和认识论的两对基本概念,下列对物质、意识、实践、认识之间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物质和意识除去两者在根本上的对立外,它们之间也是可以统一的
②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
③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④实践活动是否满足人的需要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②③ |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
国际油价暴跌一直盛传着“阴谋论”,哈佛大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指出,油价继续下跌可能造成严重的地缘政治后果,因为油价下跌的受害者主要是美国及其盟友的敌对阵营,比如委内瑞拉、伊朗和俄罗斯,而油价跌到60美元可能会让俄罗斯无法承受。这表明
A.对抗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
B.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国家力量是决定性因素 |
C.大国间的矛盾和对抗仍然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障碍 |
D.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