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共14分)
合成氨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序是铜洗,其目的是用铜液[醋酸二氨合铜(1),氨水]吸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和CO2等气体,铜液吸收C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u(NH3)2Ac+CO+NH3 [Cu(NH3)3CO]Ac(Ac表示醋酸根)
完成下列填空:
(1)如果要提高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选填编号)
a. 减压 b. 增加NH3的浓度 c.升温 d.及时移走产物
(2)铜液中的氨可吸收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简述铜液吸收CO及铜液再生的操作步骤(注明吸收和再生的条件)。
.
(4)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通过比较 可判断氮、磷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5)已知CS2和CO2分子结构相似,CS2的电子式是
CS2熔点高于CO2,其原因是
(共15分)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 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已知:K(300℃)>K(350℃),则该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下列情况不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是(4分)
A.混合气体的平均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C.单位时间内生成3mol H—H键,同时生成2 mol C=O键
D.混合气体中 c (H2) : c (CH3OH) = 3:1
(3)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H2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为mol·L-1·min-1
(4)下列措施中能使(3)题中n(CH3OH)/n(CO2)增大的有。(填字母)
A 升高温度 B 加入催化剂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充入He(g),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E.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用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0mL 1.00mol/L 的稀硫酸。
(1)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 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2) 经计算,上述浓硫酸的浓度为_______ mol/L。配制100mL1.00mol/L的稀硫酸,应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mL(保留一位小数),量取时应选用_______ (填序号①10mL、②50mL 、③100mL)规格的量筒。
(3)请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
a.量取所需浓硫酸在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待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将其沿玻璃棒移入mL的容量瓶中,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
b.向容量瓶内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cm时,改用小心地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c.将容量瓶盖好瓶盖,摇匀。
⑷配制过程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会使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如何变化?(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转移时未洗涤烧杯,则结果;
所用容量瓶未干燥,则结果;
定容时俯视,则结果。
某金属氯化物MCl227g,含有0.40molCl-,则该氯化物的物质的量为______,摩尔质量为,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除去括号内的杂质,写出所加试剂的化学式⑴Cl-(SO42-):⑵SO42-(CO32-):⑶ Fe2+(Cu2+):
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A 蒸馏(分馏) B.萃取C.过滤D.重结晶E.分液。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一种方法最合适?(填方法的标号)
(1)淀粉液中含有泥沙(2)分离四氯化碳与水的混合物
(3)分离汽油和煤油(4)分离碘水中的碘单质
(5)KNO3晶体中含有少量食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