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3年11月7日从上海极地考察基地码头乘“雪龙”号出发,奔赴南极。该次考察是“十二五”期间的一次重要考察活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南极伊丽莎白公主地建立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50″S.76°58′28″E,见图13),这将是我国极地考察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考察队将4次穿越西风带,航行3.15万千米,预计2014年4月返回上海。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 ( )
A.西北 | B.东南 | C.西南 | D.东北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泰山站所处自然带为苔原带 |
B.由泰山站走最近距离至长城站,其方向是先向正南再向正北 |
C.考察期间,泰山站一直处于极昼当中 |
D.泰山站与中山站的最近距离约接近于520千米 |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问题。洪水淹没地区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推断出各地受灾情况 |
B.推断出各地降水情况 |
C.计算湖泊水域面积 |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
对1950年与1998年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湖泊蓄水量 |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
C.了解围湖造田情况 |
D.预测该地区降水变化趋势 |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图”,回答问题。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 B.西南地区 | C.中南地区 | D.华东地区 |
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
A.山地 | B.丘陵 | C.平原 | D.高原 |
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 | B.开垦梯田 | C.增加城市建设 | D.减少降水 |
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需具有的条件不包括:
A.要有自由支配的收入 |
B.要有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 |
C.要有出游的时间 |
D.要大学毕业,有一定文化素质 |
下列描述,其序号与所指名胜相符且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山奇、水秀、石美、洞异
②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①桂林 ②黄山 ③泰山 ④庐山 |
B.①黄山 ②桂林 ③泰山 ④ 庐山 |
C.①桂林 ②泰山 ③黄山 ④庐山 |
D.①泰山 ②桂林 ③黄山 ④庐山 |
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大洲是:
A.亚洲 | B.非洲 | C.欧洲 | D.北美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