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于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8月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5万余里,到达天竺国北部佛教最高学府那兰陀寺受学。后来,又游学天竺各地。645年2月(唐贞观十九年正月)回到长安。据此读“玄奘取经路线图”,请回答下列各题。玄奘法师在天竺受学地区,现在为该国的( )
A.文化、交通中心 |
B.新兴的电子工业区 |
C.水稻为主的灌溉农业区 |
D.棉纺工业中心 |
关于玄奘法师回国依次经过的河流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河流的年径流量最大,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
B.②河流下游流经沙漠地区 |
C.④河流含沙量最大,有凌汛 |
D.③河流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故径流量变化较小 |
下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
A.月球或水星 | B.水星或金星 |
C.金星或木星 | D.火星或土星 |
与天体M相比, 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球的质量比M星大很多 |
B.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 |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
D.地球比M星温度高 |
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该区成为“中华大粮仓”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均占有耕地多 | B.机械化程度高 |
C.自然条件优越 | D.生产技术水平高 |
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发展科技,培育甘蔗新品种 |
B.甲地毁林开荒,扩大种植规模 |
C.乙地增加载畜量,发展畜牧业 |
D.丙地退耕还湿,建湿地保护区 |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完成以下问题。甲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地势平坦广阔 | B.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
C.土壤深厚肥沃 | D.位于东部地区,市场广阔 |
为缓解环渤海经济圈缺水问题,当地可采取的节流措施是()
A.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 B.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
C.农业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 D.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
图为“松花江流域综合治理的总体部署框架”。读图完成以下问题。图中甲所示含义正确的是()
A.美化城市环境 | B.防洪减灾 |
C.开发水利资源 | D.保障航运 |
水利工程建设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是()
①扩大耕地面积②稳定灌溉水源③减少洪涝灾害④增加土壤肥力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图为“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污染 | B.水土流失 |
C.土地荒漠化 | D.生物多样性减少 |
为缓解该生态问题,我国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南方低山丘陵区均实行退耕还林 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垦 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