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科技集团主营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等产品的研发制造,1988年进入中国大陆。从过去偏安深圳,到现在散布全国,2012年,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基地已超过31个,其中,2012年开工建设的富士康新总部在上海落成,并承担贸易、科技总部职能。目前,这家拥有120万工人的全球最大代工企业将会快速“变形”:用3年时间投入100万机器人代替部分手工制造。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小题。富士康从过去偏安深圳,到现在散布全国,是主要因为转入区具有( )
A.工业基础雄厚 |
B.矿产资源丰富 |
C.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
D.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廉价 |
在不久的将来,富士康在全国集中四大分布区中,最可能专注于研发和电子商务的地区为(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富士康投入机器人代替部分手工制造,其主要有利影响是( )
A.提高产品质量 |
B.降低劳动强度 |
C.缓解用工短缺状况 |
D.减轻环境污染 |
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深圳市GDP达7 80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三大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据此并结合下面两图,完成下列各题。结合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深圳市已由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 |
B.2009年的深圳市GDP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多 |
C.与2008年相比,2009年深圳市第一产业产值不变,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
D.深圳市产业结构已经达到最优化状态,不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转移 |
目前,深圳市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忧虑。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
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
C.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自主创新,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一产业 |
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以解决土地可利用空间不足的问题 |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因素是
① 劳动成本② 土地成本③ 科技成本④ 原料成本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①④ |
读“我国受益于西气东输的部分上市公司简况”表,完成下列各题。表格中,因“西气东输”工程而受益较高的上市公司是
A.中国石化 | B.申能股份 |
C.华菱管线 | D.宝钢股份 |
相关上市公司受益较高的原因是
A.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的钢管,从而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收益增多 |
B.西气东输工程的建成可使发电成本大幅下降 |
C.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劳动力 |
D.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石油产品 |
南水北调研究自五十年代开始,总体布局被设计为三条调水线路,即西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发展需要。2003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南水北调这一跨世纪的构想从此开始变为现实。
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十五”期间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东至上海市,由西向东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和上海共9个省市区,管道全长4000公里。回答下列各题我国进行能源和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背景是
A.我国东部地带虽然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太大 |
B.我国西部地带虽然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极少 |
C.我国南方和北方降水都很丰沛,但北方经济发达,故需从南方调水 |
D.能源西丰东缺,水资源南多北少,制约了东部和北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工程都经过的省区
A.江苏 | B.浙江 | C.西藏 | D.广东 |
两工程建设共同具有的意义有
A.资源的合理调配 | B.缩小东西差异 | C.民族团结 | D.缩小南北差异 |
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是
①区域经济一体化②经济全球化③世界政治多极化④地缘合作与冲突并存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