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收藏一件秦权(秤砣),上面刻着秦朝通行的文字“廿六年(公元前221后),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一),歉疑(疑惑不明)者皆明壹之。”该文物有助于研究
①秦朝制度 ②秦始皇功绩 ③古代文字演变 ④秦朝灭亡原因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下图是1917年鲁迅受蔡元培之邀设计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下列对此校徽理解正确的有
①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③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④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最可能指的是
| A.上帝 | B.罗马教皇 |
| C.君主 | D.马丁·路德 |
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
| 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 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 |
| C.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 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 |
下表为某国际经济组织对中国的援助战略和主题内容,该国际经济组织是
| A.世界银行 |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D.世界贸易组织 |
下示材料说明当时
| A.计划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
| B.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战略方针 |
|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