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赵璘《因语录》载:“有士鬻产于外,得钱数百缗,惧以川途之难赍(携带)也,祈所知纳钱于公藏,而持牒以归,世所谓便换者。”此段材料反映了当时
①在流通领域产生纸币 ②入川交通不便
③出现接收汇兑的机构 ④蜀地印刷事业的发达
| A.②③ | B.①②④ |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明末清初,顾炎武主张做学问要“经世致用”,对后代学风影响很大。他的代表作是
①《明夷待访录》②《日知录》③《天下郡国利病书》④《周易外传》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依据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正确的评价是
| A.都是进步思想 | 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 |
| C.都具有民主色彩 | 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
李贽曾说自己“为县令博士,即与县令、提学触,为太学博士,即与祭酒、司业触”。这主要反映的是李贽
| A.博学多才引起了各级官僚的妒忌 | B.对正统思想的挑战导致了统治阶级不满 |
| C.从县令博士做到太学博士,仕途辉煌 | D.与各级官吏接触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分歧主要在于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 B.“天理”所在 |
| C.“灭私欲” | D.对佛、道思想的认识 |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材料中,朱熹所说的是
| A.心即理也 | B.一概反对人的欲望 |
| C.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 | D.理是万物本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