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平等》一文写道:“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这表明
A.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化 |
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民国时期重视公民意识教育 |
D.追求平等是民国时期政治斗争核心 |
“一朝天子一朝臣”,“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十年可穷,十年可富;富不必喜,穷不必怖”, “千年的大道流成河,多年的媳妇熬婆婆”。中国古代农民的这些循环思想,植根于
A.农耕生活 | B.传统观念 | C.儒家思想 | D.自然现象 |
“魏晋名士”是一个“尚通脱”的惊世骇俗群体,他们独立特行而随情任性、无拘无束而逍遥自在、恣肆癫狂而独得其乐。下列哪句话会得到他们的推崇?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B.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 |
C.“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在欧洲(最早在法国)唯美主义与自然主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艺术流派。主要表现在绘画上,反对学院派的保守,主张到大自然中去写生,直接获取光与色的无穷变化以作艺术表现……也是人类将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的一种全新的成果。”此评论适用于
A.表达情感的浪漫主义绘画 | B.反传统的“现代主义”艺术 |
C.穿透历史的“印象派”艺术 | D.描写自然风光的现实主义美术 |
2013年,美国学者彼得·马什在《新工业革命》一书中指出:“从1780年到20世纪末,人类共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工业革命,即蒸汽机革命、运输革命、科技革命和计算机革命。前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仅局限于发达经济体,而此次新工业革命的最大亮点是其影响将均匀地遍及全球。……将迎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民主化时代。”此材料反映的信息是
A.工业生产呈现分散化特点 | B.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
C.工业生产呈现均衡性特点 | D.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
据某史学著作:“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文中的“事件”是
A.华约组织建立 | B.朝鲜战争 |
C.柏林墙修筑 | D.古巴导弹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