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因斯曾将1550至1650年这一时期描述如下:“近代世界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一个良机。在这些黄金般的岁月里,近代资本主义诞生了”。据此可知,凯因斯在此强调
A.早期殖民扩张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 B.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 |
C.近代西方国家采取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 D.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16世纪 |
传统的中国人物画并不标榜个人主义,个人的特征,描绘的再真实,哪怕是如何英伟、如何娇俏的人物,也只能是肖像,其意义仅限于为后人追思和供奉的对象,因此,传统中国人物画不是个别人物的写真,而是画中人物所代表的整个社会阶层的诠释。由此可知
A.古代中国的人物画忽视人物个性表达 |
B.古代中国没有个体人物的绘画作品 |
C.中国古代的肖像画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
D.中国古代画家并不擅长创作人物画 |
宋代心学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甚至有理学家指责其“诋毁先儒”、“传习邪说”,但是到了明代士人阶层却从王阳明的心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心学
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
B.打破孔孟学说的权威 |
C.强调人在探求理时的主体性 |
D.是对理学彻底的否定 |
朱熹和王阳明都对“理”进行了不同阐释,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
A.否定佛教、道教的教义 | B.发扬光大儒家学说 |
C.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 D.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
材料一: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材料二:《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研读上述材料而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A.造纸术诞生于西汉 |
B.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
C.汉代是造纸术发明的重要阶段 |
D.两汉时代,纸是唯一的文书用品 |
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成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的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
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社会关系 |
B.强调有教无类,发展私立教育 |
C.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
D.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