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氯气、活性炭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它们的漂白原理相同 |
B.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I-可能大量共存 |
C.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D.Fe(NO3)2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会变黄色 |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图1所示,反应:X(g)+2Y(g)![]() |
B.图2表明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b表示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了催化剂 |
C.图3所示,t1℃时质量分数均为20%的甲、乙两种溶液,升温到t2℃时,两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相等 |
D.图4所示,用水稀释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I表示醋酸,II表示盐酸,且溶液导电性:c>b>a |
用惰性电极电解MnO4溶液可得到MnO2,MnO2的一些性质或用途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制氯气时,先将MnO2加热至高温再滴入浓盐酸 |
B.铝置换二氧化锰中锰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
C.用石墨电极电解MnSO4溶液,在阳极得到MnO2 |
D.上述反应中二氧化锰均是氧化剂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含Na+数目为0.1NA |
B.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含C—H键数目为5NA |
C.常温下,14g乙烯与2—丁烯的混合气体,含C—H键数目为2NA |
D.反应:4Mg+10HNO3(极稀)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5.45mL氢氧化钠溶液 |
B.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氨水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
C.用图1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 |
D.用图2装置分离苯和溴笨 |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正确的是()
A.向NaA1O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A1O2+CO2+2H2O |
B.(NH3)2+Fe(S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2NH4++Fe2++4OH— |
C.NaH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Ba2++OH—+H++SO42— 通电 |
D.用惰性电极电解NaHS溶液:S2—+2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