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1644年)一书中说:“我觉得,我仿佛瞥见它是一头苍鹰,正在振脱着它幼时的健翮,……而这时无数怯懦群居的小鸟,还有那些性喜昏暗时分的鸟类,却正在一片鼓噪,……而众鸟的这种恶毒的叽叽喳喳将预示着未来一年的派派系系。”这段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英国( )
A.大资族官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斗争激烈 |
C.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 D.自由党与保守党争夺议会权力斗争激烈 |
英国推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的目的是()
A.与欧洲大陆保持势力均衡 | B.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
C.防止美国涉足欧洲事务 | D.便于自己插手欧洲大陆事务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的三对主要矛盾是 ①法德矛盾 ②法意矛盾 ③英德矛盾④俄奥矛盾()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表述与20世纪初的史实不符的是()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
B.整个世界被列强完全瓜分 |
C.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 |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
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汪辜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
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
C.“汪辜会谈”受到海峡两岸的一致欢迎 |
D.“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
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原因是
①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大②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③亚非拉国家力量的发展④中国在万隆会议赢得了尊重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