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3年6月13日,公安部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在全国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大检查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要求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整改隐患,依法严厉整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全力维护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持续平稳。
材料二、2013年6月23日,201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暨中国科协主题活动日在中国科技馆启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孙咸泽表示,希望广大消费者可以通过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学习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一起营造全社会关注和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为什么要从重从严打击道路交通和食品安全?
(2)在开展为期一年的“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中。请你给有关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你经常会耳闻目睹下面的行为。
小琪特别喜欢漫画。有一次在学校图书馆看借阅的书时,她发现其中有自己特别喜欢的漫画,便趁别人不注意,悄悄地撕下来,带回家了。
小民近来迷上了网吧游戏,常常一放学就跑到网吧去玩,一玩就是三、四个小时。没有钱时就对爸爸说要买书,骗钱去玩。由于迷恋网上游戏,成绩直线下降。
中学生小王,喜欢看一些不健康的影视录像,开一些无聊的玩笑。
小张学校附近有家盲人工厂,他发现这家工厂的盲人叔叔和阿姨常因无人引导,在过马路时很危险,于是他每天放学就主动扶他们过马路,并乐此不疲。
请你回答:
(1)以上哪些人的行为哪些属于高雅的生活情趣?哪些人的行为属于庸俗的生活情趣?
(2)我们应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情趣?怎样培养这样的生活情趣呢?试举一例来说明。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说:“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推进政务公开和决策的民主化。”
材料二:2012年1月7日,广受重庆市民关注的重庆“两会”拉开帷幕,这是重庆人民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为畅通、扩大民意表达渠道,倾听群众呼声,“两会”期间新华网重庆频道特别推出“代表专访”报道栏目,为市民与代表提供对话渠道。大渝网社区也邀请网民为重庆的发展、民生、公共服务等方面献言献策,并摘录部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在腾讯·大渝网和重庆商报进行刊登,还将网民集中关注的话题反馈给相关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1)为什么说“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
(2)新华网和大渝网的活动便于广大网友行使什么权利?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该权利?
(3)我们行使这一权利的时候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释疑解惑关注生活
潍坊某校九年级二班课题组以“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为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结合所学思想品德知识,请你参与其中:
【倾听声音】调查组针对学生中阅读情况展开调查,了解了下列一些声音:武打、动漫、言情、恐怖小说很刺激,容易着迷;读书没计划,没恒心,随大流;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没时间读书。
(1)针对上述声音,请你为青少年的阅读指点迷津。
【解惑引领】调查组通过搜集信息发现:虽然读书的人少了,但上网的人多了。部分青少年认为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想说就说,甚至可以制造和传播谣言。
(2)针对上述观点,请对这部分青少年进行正确引导。
【雅安加油】地震无情人有情,调查组非常关注雅安地震的最新资讯。同学们了解到:四川芦山牵动了亿万人的心,4月20日四川芦山县7.0级地震发生后,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心系灾区。尽管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仍然让我们看到了许多感人的画面,让人倍感温暖。
(3)假如你有机会与灾区的同龄人对话,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正能量】调查组发现:“正能量”绝对是2012年13亿国人最爱的词汇之一。一位的哥拉载盲人小伙不收钱,他的理由是:我不伟大,但我挣钱比你容易。于是下一位乘客坚持多付费,乘客的理由是:我也不伟大,但我挣钱比您也容易点。同一个理由,串起两颗爱心,感动了无数人。他们释放的是“正能量”。(“正能量”引申义为一切给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4)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无数人在积极地传递着正能量,带动身边的生活情趣。请谈谈你怎样传递正能量?
材料一:当前,PM2.5、雾霾天、地下水排污成为举国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才能根本扭转环境恶化趋势,真正建成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众多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在思索的问题。
材料二:贵港市围绕“建设美丽贵港”目标,以环境连片整治、稳步推进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一批村屯的生活污水得到处理、垃圾归类、饮水安全、村容整洁、环境优美。
(1)要解决上述材料共同反映的问题,应该坚持哪些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2)造成雾霾天、地下水排污等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青少年应怎样作出自己的贡献?
共筑梦想你我有责
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中国梦”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怎样的共同愿景?
(2)请结合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运用思想品德课知识分析我国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梦?(3个方面,9分)
(3)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青少年应怎样承担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