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不包括(  )

A.气温低,蒸发弱
B.降水丰富
C.地势相对较低平,易积水
D.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水源

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最不可取的是(  )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
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
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特色农产品基地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面积 D.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断扩大

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我国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对迁移人口的妥善安置,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从人口迁移类型看,下列情况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A.三峡库区居民外迁
B.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
C.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D.地震区灾民搬至异地

三峡库区部分移民东迁沿海某地后,迁入地采取了“杂居”安置方式。其深远意义是()

A.改善移民原有的生活习惯
B.增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
C.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D.便于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

三江源移民大多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这主要考虑到()
①自然环境的适应性②迁入迁出地交通的便捷性
③风俗习惯的相似性④保持牧民的原有生产方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对象之一,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城市商业网点分布的合理性。读我国某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表,回答下列各题。


蔬菜食品类
日常用品类
服装衣饰类
家用电器类
2001年出行的平均距离(km)
1.43
2.32
6.43
5.94
2011年出行的平均距离(km)
1.12
1.55
4.52
8.04


该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最小的是蔬菜食品类,影响这类商品销售网点的主要区位因素
是()

A.地价 B.集聚 C.交通 D.市场

该市居民服饰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可能反映了()
①服装销售网点增加②服装商场的通达性改善
③服装商场品种更多④大型服装商场外迁市郊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该市居民家用电器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最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幅度上升②居民区随城市发展向外扩散
③家电商家地租支付能力提高④家电商场在商业区相对聚集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