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对象之一,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城市商业网点分布的合理性。读我国某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表,回答下列各题。
|
蔬菜食品类 |
日常用品类 |
服装衣饰类 |
家用电器类 |
2001年出行的平均距离(km) |
1.43 |
2.32 |
6.43 |
5.94 |
2011年出行的平均距离(km) |
1.12 |
1.55 |
4.52 |
8.04 |
该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最小的是蔬菜食品类,影响这类商品销售网点的主要区位因素
是( )
A.地价 | B.集聚 | C.交通 | D.市场 |
该市居民服饰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可能反映了( )
①服装销售网点增加 ②服装商场的通达性改善
③服装商场品种更多 ④大型服装商场外迁市郊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该市居民家用电器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最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幅度上升 ②居民区随城市发展向外扩散
③家电商家地租支付能力提高 ④家电商场在商业区相对聚集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根据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程度和发展潜力,“十一五”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据此完成问题划分这四类区域的依据是
A.单一指标 | B.自然指标 | C.综合指标 | D.人文指标 |
这四类区域
A.区位特征相同 | B.优势特色相同 |
C.开发措施相同 | D.各有相似的内部特征 |
图6为三家企业投资建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地投资办厂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A.a原料、b市场、c劳动力 |
B.a劳动力、b市场、c原料 |
C.a劳动力、b政策、c原料 |
D.a市场、b政策、c交通 |
三家企业对厂址地点选择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A.a交通优势、b市场优势、c劳动力价格 |
B.a技术优势、b劳动者素质、c交通优势 |
C.a劳动力优势、b市场优势、c能源优势 |
D.a技术优势、b交通优势、c政策优势 |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问题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A.煤炭、天然气、水电 |
B.石油、天然气、煤炭 |
C.天然气、石油、水电 |
D.煤炭、石油、天然气 |
“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 B.人口分布 | C.城市分布 | D.交通线路 |
“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⑤⑥ | C.①③⑤⑥ | D.①②④⑥ |
要想彻底缓解华北缺水的状况,其有效的措施是:①引长江水进入华北 ②引珠江水进入华北③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 ④大量开采地下水⑤开挖入海新河⑥将华北地区的部分居民搬走
A.①③ | B.②⑤⑥ | C.③⑤ | D.①④⑤ |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
B.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
C.园艺业比重增大 |
D.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