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这种考虑在一些作品中有所反映……”材料中所说的“一些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是
①工业革命的进行                    ②法国大革命引发欧洲革命浪潮
③人们对“理性王国”感到绝望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注解暴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当然,这一论断主旨意在突出微观研究领域的特殊性,并能在历史学那里找到了知音,这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

A.老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王夫之称唐朝后期出现了“立国于西北而植根本于东南”的局面,其含义为

A.经济重心南移改变政治格局 B.大运河改变南北经济格局
C.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D.西北边防与东南海防的并重

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佛教源于古代印度,西汉时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道教在东汉时兴起于我国民间,佛道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我国文化影响深远.下列常用语言来自佛教文化的有
①无事不登三宝殿②三生有幸③五行八卦④上善若水⑤大千世界⑥八仙过海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A.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当
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D.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