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4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是古今中外大多数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科一 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
(1)材料一中“统一性、集权性”有什么表现?怎样理解“最本质的特点”?(4分)
材料二   任何一个州,都不可能仅凭自己动议,便能合法地退出联邦——而任何以此为目的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联邦是不容分裂的……就自然条件而言,我们是不能分离的。我们决不能把我们的各个地区相互搬开……合众国总统的一切权威都来之于人民,人民并没有授于他规定条件让各州脱离出去的权力……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它有一天会被我们的良知所触动,再次奏出联邦合唱曲。
——林肯总统1861年就职演说
(2)据材料二,概括林肯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邦政府“再次奏出联邦合唱曲”的历史意义。  (6分)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统一是指国家之间或政权之间、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内部在政治上的一致、集中及结合为一个整体。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4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这里说的是: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材料二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足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材料一中"民主"和"民"以及材料二中的"任何人"分别是指什么?(3分)
(2)说明材料二中"民主"的含义。根据伯利克里的说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5分)

大国崛起是世界历史舞台上令人瞩目的现象。在近代历史上,英国、德国、俄国(1917年前)都经历了崛起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英国崛起的诸多因素中,关键因素在于它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创新与经济领域的变革,请指出其表现形式及实现途径。
②普法战争后,德国走上崛起之路。指出德国崛起的重要前提及其实现方式,并概括推动德国崛起的主要内外因素。
③19世纪60年代起,俄国也开始崛起。请问崛起过程中俄国在内外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④分析英国、德国、俄国崛起道路的共同之处,并就中国的繁荣富强之路谈谈你的看法。

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关系的发展有赖于青年一代的沟通与交流。为此,我省N中学邀请日本某校学生前来访问,并拟定了以下交流提纲。假如你作为N中学的一员,按照提纲要求,将如何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中,先进的中华文明曾予日本以很大影响。请以汉、唐为例,各举一项史实说明。
②19世纪60年代后,中日两国开始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试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例,简述其背景的共同点和各自军事改革的措施。
③明治维新后,日木走上对外扩张道路,中日关系发生逆转。指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源。
④近代日本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试列举日军制造的两起惨绝人寡的大屠杀。同时,侵略战争也使日本人民备尝战争的苦果,右图《1945年8月的广岛》的景象是哪次空前军事行动的结果?
⑤综上所述,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 (中共 )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
材料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①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
②"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是怎样阐述的?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
③材料三中提到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
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④八大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八大路线之间的关系。

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巍,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编自《大金国志》等)
(1)指出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分界线。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读图9,回答(3)-(4)小题。

(3)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
(4)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5)-(6)小题。
(5)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支持迁都一方的主张体现了哪些合理思想?
(6)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评析阴阳五行说与"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这两种建都观
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