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真核细胞某些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图中字母是元素符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1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是由图中甲的种类和数量直接决定的 |
B.物质乙、丙的单体分别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
C.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结构2上 |
D.结构2在有丝分裂时会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
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
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③发现DNA如何储存遗传信息 ④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基础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某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测得其中一组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注射到小鼠体内的可能是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R型菌混合物 |
B.图中虚线代表S型菌,实线代表R型菌 |
C.两种细菌都增加是因为S型菌降低了小鼠的免疫能力 |
D.实验结果可以证明转化因子的本质是DNA |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
B.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和蛋白质 |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 |
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
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关于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完成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内,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 |
B.R型菌转化后出现荚膜,反对者认为可能是突变所致,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
C.艾弗里提取的DNA掺杂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质,实验中没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 |
D.艾弗里无法使DNA与蛋白质完全分开,故该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