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亚欧大陆40 N-- 50 N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四地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发展 |
B.②地雨热同期,有利于耕作业发展 |
C.③地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
D.④地气温年较差和降水季节变化小,农业气象灾害少 |
上述四地中,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预测图,回答下列各题。与2005年相比,在我国2011年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幅最大的是 ( )
A.煤炭 | B.石油 | C.天然气 | D.水电 |
下列关于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 |
B.核电的消费总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 |
C.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
D.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下降 |
读我国某种矿产品运输线路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图中矿产品输出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叙述正确的是 ( )
A.石油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 |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系列制品方向发展 |
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
D.化学工业向轻、薄型方向发展 |
该矿产品的运输能够 ( )
A.改善输入地区的环境质量 |
B.缓解输入地区能源不足的压力 |
C.改善输出地区的环境质量 |
D.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 |
下图是我国境内沿38°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甲地形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 B.水体污染 | C.土地沙漠化 | D.土地盐碱化 |
造成乙地形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
①破坏植被 ②该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土质疏松 ④距海遥远,气候干旱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
A.a—枯枝落叶 | B.b—土壤 | C.c—生物 | D.d—供给养分 |
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②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读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该图可以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 ( )
A.黄土高原地区 | B.华北平原地区 |
C.西北内陆地区 | D.南方低山丘陵区 |
为避免该区域土地的进一步退化,下列做法合理有效的是 ( )
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B.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
C.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乱砍滥伐 |
D.广泛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