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正确的是()
A.B的阳离子的氧化性比A的阳离子强,说明A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B元素强 |
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A原子失去的电子比B原子多,证明A的金属性一定比B强 |
C.适量的Cl2通入FeI2溶液中可发生反应:3Cl2+6FeI2=2FeCl3+4FeI3 |
D.一定量氯气通入30mL10.0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后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的溶液,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n<0.25 |
烧柴禾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A.可以降低着火点 | B.散热的速率快 |
C.木柴是可燃物 | D.使柴禾和空气充分接触 |
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B.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
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D.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
放射性同位素钬的质量数A=166,质子数Z=67,则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A.166 | B.67 | C.99 | D.32 |
生物体内氧化所产生的代谢水的质量,不同的物质有所不同,最高者每氧化1g该物质可产生1.07ml水。骆驼体内储存有大量该物质,故30多天不喝水也能照常活动,该物质是
A.蛋白质 | B.脂肪 | C.葡萄糖 | D.肝糖元 |
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的原子A,其阳离子An+核外共有X个电子,则A的质量数为
A.2(x+n) | B.2(x-n) | C.2x | D.n+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