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胚胎工程技术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如图是胚胎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的相关情况,其中供体1是良种荷斯坦高产奶牛,供体2是黄牛,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1获得的小牛,其遗传物质来源于           
(2)应用2中用          处理适龄良种母牛,可使其一次性排出比自然情况下多几倍到几十倍的卵子;若在卵黄膜和透明带之间观察到         ,则表明受精已完成。刚种植在子宫内的胚胎其发育程度一般为         。这种试管牛的产生,采用的胚胎工程技术有              。(至少答出2种)
(3)应用3中细胞C取自            
(4)应用4中通过            技术获得二分胚①和②,得到的多个胚胎后植入代孕母牛体内。为保证胚胎移植的成功,胚胎的供体和受体应保持       。同时,可以通过取样           进行分子水平的早期胚胎性别鉴定。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胚胎分割移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基因型MmNn)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共7分)

(1)该图所示细胞的名称为,其中含有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个染色体组。
(2)该细胞分裂过程中,M与M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次分裂, M与m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次分裂。
若该细胞产生了一个mN生殖细胞,请写出与之同时生成的其它三个生殖细胞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一个生物兴趣小组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对生物学史上的经典实验进行验证,也是研究学习内容之一。这个小组借助某大学的实验设备,对有关DNA复制的方式进行探索,有人认为DNA是全保留复制,也有人认为是半保留复制。为了证明这假设,这个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程序,请完成实验并对结果进行预测。(共5分)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氮源为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分子;在氮源为的培养基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其DNA分别分布在轻带和重带上。
第二步:将亲代大肠杆菌(含)转移到含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Ⅰ),请分析:
如果其DNA分布的位置是一半在轻带.一半在重带,则DNA的复制方式为复制;如果DNA分布的位置是,则是半保留复制。
第三步:为了进一步验证第二步的推测结果,将子一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的培养基上再繁殖一代(Ⅱ),请分析:如果其DNA分布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则是半保留复制;如果其DNA分布的位置是,则是全保留复制。
有人提出:第一代(Ⅰ)的DNA用解螺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就能直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如果轻带和重带各占1/2,则一定为半保留复制。
(2)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

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
(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图是实验的部分步骤:

写出上述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标记?请简要说明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用35S标记噬菌体与没有标记过的大肠杆菌混合。
第三步:一定时间后,搅拌,离心。
(2)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不含有放射性,而实验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液的上层,也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比理论值低。
①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②从理论上讲,上清液的放射性应该为0,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过程中,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增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中去,将会产生误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_________。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D.细菌的DNA及其噬菌体的氨基酸

(4)上述实验中,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DNA,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A表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图甲A中编号l表示X染色体),图甲B为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的每条染色体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图,图甲C为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A细胞所处的细胞时期为,该细胞的名称是
(2)图甲中A细胞的变化发生在图甲B中的时段;
A.3-4 B.4-5 C.6-7 D.8-9
发生在图甲C中的时段。
A.AB B.CD C.EF D.GH
(3)与该生物进行测交的另一亲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应是图乙中的

(4)如果基因型为AaBbdd的蜂王的某个卵原细胞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出现如图甲中A的细胞,那么由这次分裂所产生的生殖细胞而得到的雄峰的体细胞基因型是

番木瓜(2n=18)原产美洲,引入我国并在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的果树,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株。利用雌雄同株的番木瓜研究,请回答以下问题:
(1)假设番木瓜红肉型(A)对黄肉型(a)为显性,抗花叶病(B)对易感花叶病(b)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则番木瓜最多有_________种基因型;若F1代红肉型抗花叶病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该F1代中黄肉型易感花叶病植株占比为_________。
(2)从番木瓜中分离出木瓜蛋白酶基因,若木瓜蛋白酶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2/3,则其互补链中(G+T)/(A+C)=_____。
(3)有研究认为,番木瓜的性别是由3个等位基因控制的,它们是M1、M2和m,分别控制雄性、两性和雌性性状,其中M1、M2为显性,m为隐性,基因表现为雌株(mm)、雄株(mM1)、两性株(mM2),M1M1、M1M2、M2M2为致死基因组合,其杂交后代性别分布如下表。请用遗传图解对下表组合③作出解释。番木瓜不同杂交组合F1代的性别分布情况

杂交组合
雄性株比例
雌性株比例
两性株比例
无生活力合子比例
①S×P
1
1
0
0
②H×P
0
1
1
0
③S×H
1
1
1
1
④H×H
0
1
2
1
⑤S×S
2
1
0
1


注:(1)S为雄花、P为雌花、H为两性花;(2)S×S组合在雄花发生性别转换后进行杂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