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 |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会与nahco 3 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 2 co 3 |
C.血液中na 2 co 3 过多时,就与h 2 co 3 结合形成nahco 3 |
D.ph的相对平衡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独立完成的 |
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酶是由具分泌能力的细胞分泌的 |
B.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
C.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该复合物会发生一定的形状变化 |
D.细胞中的酶有的在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合成 |
植物细胞中存在“ADP+Pi+能量②①→ATP”的反应,其中①和②表示反应条件和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夜间有O2存在时①主要发生在线粒体 |
B.线粒体内大量合成ATP的部位是基质 |
C.参与①、②过程的酶是同一种酶 |
D.叶绿体内ATP的转运方向是基质→类囊体薄膜 |
右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内。下列分析错误的
A.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
B.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三碳酸分子的生成量多 |
C.图中M、N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 |
D.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
根据右边光合作用图解,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⑥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 |
B.⑤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
C.图示①~④依次为NADPH、ATP、CO2、三碳糖 |
D.图中②不仅用于还原C3,还可用于矿质离子吸收等 |
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氧浓度(%) |
a |
b |
c |
d |
产生CO2的量 |
9 mol |
12.5 mol |
15 mol |
30 mol |
产生酒精的量 |
9 mol |
6.5 mol |
6 mol |
0 mol |
A.a浓度时酵母菌需氧呼吸速率等于厌氧呼吸速率
B.b浓度时酵母菌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大于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
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未进行厌氧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