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田赋考》在谈及唐代中期的社会状况时说:“今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导致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是
| A.按土地和财产收税,百姓规避赋税现象严重 | B.商人对社会财富的大量侵占 |
| C.唐朝执行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 D.战乱频仍,政府控制的户籍减少 |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美苏达成“戴维营精神”
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据朱成虎、赵子聿等著的《当代美国军事》,该图是1950年到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导致a、b两阶段军费急剧下降的共同原因是:
| A.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政策 |
| B.美苏争霸转向空间领域 |
| C.美国结束一些侵略战争 |
| D.美苏冷战局势日益缓和 |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欧盟与它的主要区别在于
|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
| B.都推动了区域内政治、经济间的交流合作 |
| C.加强了区域内经济合作 |
|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
1993年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表现不包括
| A.海峡两岸正式实现三通 | B.建立了两岸交流的正常化渠道 |
| C.确认两岸经济应加强交流互补互利 | D.确立加强两岸科教文化交流的原则 |
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中国在国际社会长期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A.在亚非会议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
| B.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
| C.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
| D.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