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师古德说:“整个中国渴望改变;科举制成为过去,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政府也开始懂得其存在不是为了统治者的私利;爱国的精神正在产生,抵制美货运动是最初的表现;对宪法和重组军队的要求已经得到回应;禁止缠足、女子教育、新建筑风格、治外法权都是热烈讨论的问题。”材料反映的年代应该是
A.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B.民国初期 |
C.北洋军阀时期 | D.清朝晚期 |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这种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下列是原始史料的是( )
A.孟子,名轲,邹人 |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C.民贵君轻 | D.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 |
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的这一思想主张( )
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 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 |
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 | 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下列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 )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
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肯尼迪说:“我们解决了人类最大的危机之一。”赫鲁晓夫说:“我们从肯尼迪那里得到了无论是美国还是它的盟国都不能入侵古巴的保证,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表明
A.美苏化解危机使世界避免战争威胁 |
B.苏联有效遏制了美国霸权主义 |
C.在美苏争霸中此时美方占明显优势 |
D.双方在解决危机中都取得胜利 |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访华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周恩来访缅后,缅甸人逐渐消除了“这种恐惧”,主要是因为中国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
B.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兴区域国际合作组织 |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