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23年,孙中山和越飞达成了一项联合宣言,主要包括四个要点:(1)目前在中国不适宜实行共产主义或苏维埃体制;(2)苏维埃政府再次确认早在1920年9月27日发表的有关放弃在华特权与利益的宣言;(3)就未来中东铁路的管理与重组达成相互谅解;(4)苏维埃否认在外蒙古有任何帝国主义企图或政策。材料突出表明了孙中山是一个

A.民主主义者 B.民族主义者
C.亲共产主义者 D.三民主义者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联合国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80年8月,邓小平在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扎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革’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共同纲领》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这里的“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它()

A.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曾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职能
C.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D.曾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中包括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一国两制”
④村民民主自治制度⑤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⑤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