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这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
A.独立自主 | B.“一边倒” |
C.“另起炉灶” |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我国人口特别少的 33 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络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 1 位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
C.人民当家作主是包括我国所有少数民族人民在内的当家作主 |
D.少数民族人民可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1949年1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B.淮海战役的胜利 |
C.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 | D.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后中共进一步成熟,表现在
A.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开始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
B.依据中国社会性质提出了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 |
C.反“围剿”失利后,排除“左”倾错误的干扰开始长征 |
D.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者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材料出自哪一政党的誓词
A.中国兴中会 | B.中国同盟会 | C.中国国民党 | D.中国共产党 |
人们通常用“封建余孽”这个词特指近现代社会中残存的拥护封建制度的分子。这种用法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变法后 | B.五四运动后 | C.辛亥革命后 | D.新中国成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