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韩 愈
君讳适,姓王氏。好读书,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举选。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有名节可以戾契①致,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人,借助声势。诸公贵人既志得,皆乐熟软媚耳目者,不喜闻生语。一见,辄戒门以绝。上初即位,以四科募天下士。君笑曰:“此非吾时邪!”即提所作书,缘道歌吟,趋直言试。既至,对语惊人;不中第,益困。
久之,闻金吾李将军年少喜事,可撼。乃踏门告曰:“天下奇男子王适愿见将军白事。”一见语合意,往来门下。卢从史既节度昭义军,张甚,奴视法度士,欲闻无顾忌大语。有以君生平告者,即遣客钩致。君曰:“狂子不足以共事。”立谢客。李将军由是待益厚,奏为其卫胄曹参军,充引驾仗判官,尽用其言。将军迁帅凤翔,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栉垢爬痒,民获苏醒。
居岁余,如有所不乐。一旦载妻子入阌乡南山不顾。中书舍人王涯、独孤郁,吏部郎中张惟素,比部郎中韩愈日发书问讯,顾不可强起,不即荐。明年九月,疾病,舆医京师。其月某日卒,年四十四。
妻上谷侯氏处士高女。高固奇士,自方阿衡、太师②,世莫能用吾言,再试吏,再怒去,发狂投江水。初,处士将嫁其女,惩曰:“吾以龃龉穷,一女怜之,不以与凡子。”君曰:“吾求妇氏久矣,唯此翁可人意;且闻其女贤,不可以失。”即谩谓媒妪:“吾明经及第,且选,即官人。若能令翁许我,请进百金为妪谢。”诺许,白翁。翁曰:“诚官人邪?取文书来!”君计穷吐实,妪曰:“无苦,翁大人,不疑人欺之,得一卷书粗若告身③者,我袖以往,翁见未必取视,幸而听我。”行其谋。翁望见文书衔袖,果信不疑,曰:“足矣!”以女与王氏。
(有删改)
【注】①戾契:不循正常管道。②阿衡、太师:皆为古时官名。③告身:古代委任官职的文凭。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摄监察御史摄:代理 |
B.再怒去,发狂投江水再:再一次 |
C.处士将嫁其女,惩曰惩:告诫 |
D.唯此翁可人意可:适合 |
下列“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以与凡子
A.有以君生平告者 | B.狂子不足以共事 |
C.吾以龃龉穷 | D.我袖以往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人,借助声势。
⑵卢从史既节度昭义军,张甚,奴视法度士,欲闻无顾忌大语。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奇人”王适的四件“奇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比谁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选自《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周旋:(与敌人)较量 |
B.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禽:同“擒”,擒拿。 |
C.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义:认为…仗义 |
D.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阴:暗地里 |
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后此患乃除耳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B.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
C.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D.权遣使为子索羽女后世必为子孙忧 |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关羽忠义的一组是()
①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②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③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④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
⑤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⑥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
A.①②⑥ | B.①③④ | C.②④⑤ | D.②⑤⑥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逃命到涿郡的关羽,遇到了在那里集合兵马的刘备,于是他投靠了刘备,并受到了刘备的信任与重用。 |
B.关羽杀了颜良以后,曹操让张辽探问关羽的想法,得知关羽想离开他,曹操便重加赏赐,希望关羽不要走。 |
C.关羽率领军队在樊城攻打曹仁,威震中原地区,曹操为避开关羽的威胁,提议迁离许都。 |
D.司马宣王、蒋济建议曹操利用孙权与关羽的矛盾,借助孙权的力量解除樊城之围,曹操听从了他们的建议。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2)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3)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选择各2分,翻译各6分,共18分)
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六岁就其姑夫袁叔明读《毛诗》,日诵九纸。陈郡殷琰名知人,候叔明见之,日“公辅才也”。云性机警,有识具,善属文,下笔辄成,时人每疑其宿构。(竞陵王萧)子良为会稽太守,云为府主簿,后子良为南徐州、南兖州,云并随府迁,每陈朝政得失于子良。寻除尚书殿中郎。子良为云求禄,齐武帝日:“闻范云谄事汝,政当流之。”子良对日:“云之事臣,动相箴谏,谏书存者百有余纸。”帝索视之,言皆切至,咨嗟良久,日:“不意范云乃尔,方令弼汝。”文惠太子尝幸东园观获稻,云时从。文惠顾云曰:“此刈甚快。”云曰:“三时之务,亦甚勤劳,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也。”文惠改容谢之。及出,侍中萧缅先不相识,就车握云手日:“不谓今日复见谠言。”性笃睦,事寡嫂尽礼,家事必先谘而后行。好节尚奇,专趋人之急,少与领军长史王咳善,云起宅新成,移家始毕,咳亡官舍,尸无所归,云以东厢给之。移尸自门入,躬自营晗①,招复如礼,时人以为难。及居选官,任寄隆重,书牍盈案,宾客满门,云应答如流,无所壅滞,官曹文墨,发植若神,时人咸服其明赡。性颇激厉,少威重,有所是非,形于造次,士或以此少之。武帝九锡②之出,初,云为郡号廉洁,及贵重颇通馈遗,然家无积蓄,随散之亲友。云忽中疾,居二日半,召医徐文伯视之。文伯日:“缓之一月乃复,欲速即时愈,恐二年不复可救。”云日:“朝闻夕死,而况二年。”文伯乃下火而壮③焉,重衣以覆之。有顷,汗流于背起。二年果卒。帝为流涕,即日舆驾临殡,诏赐侍中,卫将军,敕赐谥曰文。 (《南史》)
【注】①晗:通"玲",古殡殓时,放在死者口中的珠玉。②九锡:古代帝王赐给功高势显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物品。③壮:中医艾灸。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候叔明见之等候 |
B.不意范云乃尔,方令弼汝辅佐 |
C.家事必先谘而后行询问 |
D.性颇激厉,少威重缺少 |
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愿陛下知稼穑之艰难 | B.朝闻夕死,而况二年 好节尚奇,专趋人之急士不敢弓而报怨 ![]() ![]() |
C.缓之一月乃复 | D.重衣以覆之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以乱易整,不武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齐武帝误以为范云是一位阿谀奉承之辈,准备流放他,后来听说他在辅助子良时,经常规劝子良,陈说朝政得失,就改变了主张。
B.范云随从文惠太子在东田观看农民收获稻谷时,委婉含蓄地劝告文惠太子不要安于一朝的逸乐,受到太子和侍中萧缅的敬重和赞赏。
c.范云敬重寡嫂,家中事总要先听寡嫂的意见再做;关心朋友,朋友去世后,让出新房中的东房代停尸之用,并亲为其发丧,深受世人的赞赏。
D.范云担任吏部尚书掌管选举事宜之后,皇上对他寄予厚望,每曰文书满案,宾客满门,但是他应对自如,口无阻滞,官府文书,处理如神,当时的人都敬佩他聪敏明鉴。把阅读材料画线的句子翻译
成现代汉语。
(1)三时之务,亦甚勤劳,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也。
(2)性颇激厉,少威重,有所是非,形于造次,士或以此少之。
课外文言文阅读。(14分)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①黥②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虔;人名。 ②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令既具,未布,既:已经 |
B.令行于民期年,期年:满一年 |
C.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给:供给 |
D.太子君嗣也嗣:继承人 |
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含义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 B.荆轲知太子丹不忍。 |
C.于是太子犯法。 | D.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
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用“/”断句。(2分)
太 子 君 嗣 也 不 可 施 刑 刑 其 傅 公 子 虔 黥 其 师 公 孙 贾从本文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是(2分)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2)民怪之,莫敢徙。
课内文言文阅读。(17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从:随从 |
B.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戮力:合力 |
C.若入前为寿若:如果 |
D.范增数目项王目:眼睛,名词 |
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①今者有小人之言 | B.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
C.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D.①常以身翼蔽沛公 |
②因击沛公于坐②不然,籍何以至此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 B.大王来何操 |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鸿门宴》的排座说明了什么?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可看出项羽的自高自大 | B.可看出项羽对刘邦的尊重 |
C.可看出项羽对刘邦的认可 | D.可看出项羽的为人不忍 |
填空。(每空1分,4分)
(1)在这段中主要表现了刘邦的什么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一句中的“河”指的是_____________,“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中的“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沛公居山东时”中的“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渤海太守龚遂入为水衡都尉。先是,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两千石不能擒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上拜为渤海太守。召见,问:“何以治渤海,息其盗贼?”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②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者乃为贼。”遂单车独行至府。盗贼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于是悉平。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狱讼止息。由是被召。
注释:①潢池:即天潢,本星名,转义为天子之池。此借指皇室。后以“弄兵潢池”为造反的讳称。②传:驿马车,分为三等,高等四匹健马称“置传”,中等四匹马称“驰传”,末等四匹马普通马称“乘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兵:兵器
B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安:平定
C固欲安之也。固:当然
D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诸:凡是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龚遂的“治理措施”的一组是( )
①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
②悉罢逐捕盗贼吏
③遂乃开仓廪假贫民
④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
⑤郡中皆有蓄积,狱讼止息
⑥持兵者乃为贼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⑤⑥D ②③④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龚遂本来是朝中的水衡都尉,由于渤海郡乱,无人能治,才调离京城,后来渤海治理太平后,又被朝廷召回,说明朝廷能够知人善用。
B 龚遂向皇帝提出请求,希望丞相、御史不要拿法则来约束他,使他可以看情况行事。这一请求得到了晋宣帝的批准。体现了晋宣帝的英明果断。
C龚遂到渤海后,立刻下令撤消了所有负责缉捕盗贼的官吏,并规定手执锄头、镰刀和其他农具的,一律视为良民,不得刁难。说明龚遂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条例,很有才干。
D龚遂注意到当地风俗奢侈,人民好经营商业,不愿经营农耕,于是他以身作则,提倡节约,劝导百姓从事农桑,说明龚遂能够真正为百姓着想,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两千石不能擒制。
(2)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