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雨雪曲 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④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⑤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④高阙:指长城两边的山。⑤节旄: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此指唐军旗帜。
(1)两首诗歌所描绘的边塞自然环境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对于边塞的将士,两位诗人都寄予了同情之心。请分别说明诗人同情他们的主要原因。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9.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
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
⑴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在全词中有哪些作用?
答: ▲ 
⑵“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
答: ▲ 
⑶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具体分析。
答: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
许浑
夜战桑幹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1)这两首诗的基调有什么不同?分别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这两首诗写法上有明显不同,一首情景交融,一首仅用白描,却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效果。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


阅读诗歌,回答11—13题。(6分)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从体裁上看,本诗属于诗。
第1、2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

有人说这首诗的第3、4两句在篇中如石韫(蕴藏之意)玉,似水怀珠,是全诗精妙之所在。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风[唐]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春思[宋]方岳
春风多可①太忙生㈡,长共花边柳处行。
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
【注】⑴“多可”即“多所许可”,这里是随和的意思。⑵“生”,句末语气词,无实义。“与”,替,帮。
(1)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方岳《春思》第四句中的“又”字为例,加以赏析。
(2)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两首诗刻画风的形象所运用了的艺术手法的同与异。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8.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有怎样的表达特色。
9.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