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伟人,克伦威尔用他的刀和剑使绝对君主制未能在英国扎下根来。
材料二 “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同那些因王公、地主、资本家瓜分争夺土地和利润而引起的掠夺战争(像现在的帝国主义战争)比较起来,这种战争是很少见的。这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三 “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多伟大呀!他亲自指挥了美国的独立战争,亲手建立了那个国家,亲自参与了第一部宪法的制定;但他只当了一届总统,为以后历届领袖做出了榜样。所以,美国只有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才能打破总统连选两任的法律。”
——胡耀邦《快乐老人报》2013 年 5 月 23 日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刀和剑”暗喻克伦威尔的哪一项历史贡献?请写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起止时间。
(2)材料二中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根据材料二分析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性质?
根据材料三,概括华盛顿的历史贡献。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历史上的“这场战争”有什么共同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美国加大了对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五六十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科学发明出自美国,高科技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微软、IBM、英特尔等世界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都在美国,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品几乎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二战后,西欧国家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同时,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一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最早实施者。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主要特征?
(2)请你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战后美国、西欧国家繁荣发展的相同原因。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欧盟成立为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
(3)请你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动力是什么?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发展给崛起中的中国带来了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有针对性地阐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
一一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规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
--摘自《邓小平文选》

一一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请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它在国际上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上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材料一、二反映出邓小平与周恩来在对待国家主权问题上有何共同点?
(3)请你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50年代相比我国70年代外交取得哪些重大突破?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01年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前提条件。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积极倡导"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的主题说明了什么?

"三农"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国家都很关注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一即位就声明,要"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并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1年)朝廷遣使至福建取占城稻种三万斛,分送给江南、淮南、两浙等路,并将种植法张榜公布,予以推广。到南宋时江南各地十之八九种占城稻,普及于淮南、江南东西、两浙、荆湖等路。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生产情况

年份项目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
(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
(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材料四:中国某地的农村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太宗在君民关系问题上有何认识?为此,他在位时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来使农民"衣食有余"?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推动占城稻广泛种植的主要力量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指出1921年以后苏俄(联)粮食生产出现了什么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材料四的民谣歌颂的是中国哪项农村改革?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阅读以下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5月大事记:
4日,北京大学等学校三千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遭到军警镇压。
5日,学生请校方出面救人。警察总监答曰:无权释放。
8日,总统要求审判学生,整顿学风。
9日,蔡元培辞去北京大学校长之职。
10日,32名学生受审。
13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校长同时上交辞呈。
14日,政府命令武力镇压学生活动。
19日,北京所有大专学校的学生拒绝上课。
20日,全市所有的中学也开始罢课。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今年是该事件爆发多少周年?
(2)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学生斗争的两种方式。
(3)根据材料,指出当时政府和校长对学生活动分别作出了哪些反应?请各举一例。(2分)
(4)请你评价学生、校长的表现。

解读以下美国发行的邮票,回答问题。

(1)该邮票发行于哪一年?当时监制该邮票的美国总统是谁?
(2)邮票中的美国人在南北战争中的两项最主要贡献是什么?
(3)邮票中的中国人领导哪一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4)邮票中的地图是哪个国家的?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5)从邮票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态度如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