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一位清华的博士生放弃留校做科研的机会,与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签约做数学老师。他的导师在博客上写下了“大材小用” 、“太过现实的社会环境让人才流失” 的惋惜与困惑。也有网友说“少了一个搞科研的,科研界不会伤‘元气’;多了一个搞教学的,也许教育界可能升起一颗‘明日之星’。” 对导师和网友的言论,正确的看法是( )
A.导师是错误的,培养人才的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重要 |
B.网友是错误的,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C.都有合理性,我们既要坚持核心价值,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
D.都是错误的,是非善恶不能混淆,反对和倡导什么,必须旗帜鲜明 |
随着中高考临近,拜“考试必过神”、选用“祈福笔”等一些另类的考前“讨彩头”方式在中学生群体中流行。心理专家认为,考生这样的行为可以看作一种心理减压方式,但切勿过度迷信。从世界观角度看,考生的上述做法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 B.客观唯心主义 |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D.朴素唯物主义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水、火、气、土等形态 |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世界的基本规律 |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
党和政府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是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领导力量 | B.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
C.中共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是
A.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 B.承认矛盾的特殊性 |
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D.承认矛盾的同意性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 | B.联系是普遍的 |
C.量变引起质变 | D.辩证的否定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