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在△ABC中,AB=AC,AE是角平分线,BM平分∠ABC交AE于点M,经过B、M两点的⊙O交BC于点G,交AB于点F,FB恰为⊙O的直径.
(1)判断A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当BC=4,AC=3CE时,求⊙O的半径.
如图,已知PA、PB切⊙O于A、B两点,连AB,且PA,PB的长是方程= 0的两根,AB =" m." 试求:
(1)⊙O的半径;(2)由PA,PB,围成图形(即阴影部分)的面积. (计算结果用含有π的式子表示)
如图,⊙O的直径AB=4,∠ABC=30°,BC=4,D是线段BC的中点。
(1)试判断点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过点D作DE⊥AC,垂足为点E,求证:直线DE是⊙O的切线。
若关于x的方程.
(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方程的一个根是,求
的值及另一个根.
如图所示,AB是⊙O的一条弦,OD⊥AB,垂足为C,交⊙O于点D,点E在⊙O上。
(1)若,求
的度数;
(2)若
,
,求
的长.
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正方形,△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1)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画出与△ABC关于原点
对称的△A1B1C1,并写出A1 的坐标。
(2)将原来的△ABC绕着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A2B2C2,试在图上画出△A2B2C2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