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 A.驱除鞑虏 | B.创立民国 | C.平均地权 | D.扶助农工 |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又可避祸”。为此康有为著有()
| A.《新学伪经考》 | B.《孔子改制考》 |
| C.《变法通议》 | D.《仁学》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有人提出:“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十万豪商,胜有百万劲卒”。这一思想主张当属于()
| A.洋务派 | B.早期维新派 |
| C.资产阶级维新派 |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如果你是洋务派,按照这个逻辑推论,你将得出的结论是()
| A.闭关自守 | B.完全西化 |
| C.中体西用 | D.推介中国文武制度 |
1839年《澳门新闻纸》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林总督相反的行事是指()
| A.虎门销烟,抗击英国侵略者 |
| B.设立译馆,翻译西学,了解西方 |
| C.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
| D.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 |